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中國農業(yè)儀器網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 >農業(yè)部曝光349個不合格農藥產品
農業(yè)部曝光349個不合格農藥產品
來源: 轉載 類別:行業(yè)動態(tài) 更新時間:2016-03-22 閱讀次
349個不合格農藥產品再上“黑榜”!近日,記者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(yè)部官方網站上獲悉,2015年第三批農藥監(jiān)督抽查結果正式發(fā)布,349個農藥產品抽檢不合格,涉及全國多個省份。
據了解,此次曝光的不合格農藥產品均為2015年下半年,農業(yè)部門在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遼寧、上海、江蘇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山東、河南、湖南、廣西、海南、重慶、四川、云南、陜西、甘肅、青海和新疆等21個省(區(qū)、市)組織開展的農藥市場監(jiān)督抽查,抽檢產品重點圍繞蔬菜、果樹、茶樹、水稻、小麥、玉米、棉花、大豆等作物所用農藥產品,共抽檢農藥樣品2106個,合格樣品1757個,合格率為83.4%;不合格樣品349個,不合格率為16.6%。不合格樣品中,涉嫌假農藥(標明的有效成分未檢出或擅自加入其他農藥成分)212個,占抽檢樣品總數的10%。
從抽檢情況看,各類農藥的單劑產品質量高于混劑產品(單制劑共抽檢1620個,合格的1376個,合格率為84.9%;混劑產品共抽檢486個,合格的381個,合格率為78.4%)。殺菌劑產品質量好于除草劑和殺蟲劑產品(殺蟲劑產品抽檢1303個,合格的1058個,合格率為81.2%;殺菌劑產品抽檢421個,合格的372個,合格率為88.4%;除草劑產品抽檢378個,合格的323個,合格率為85.4%)。生物農藥和煙劑農藥產品質量合格率偏低(生物農藥產品抽檢52個,合格的2個,合格率為3.8%;煙劑產品56個,合格的42個,合格率為75.0%),而玉米和水稻所用農藥產品的質量高于蔬菜、小麥、棉花、大豆等其他作物。
在抽檢發(fā)現(xiàn)的349個不合格產品中,主要存在標稱有效成分未檢出、擅自添加其他農藥成分、有效成分含量低于標準要求、標稱生產企業(yè)確認為假冒產品等多方面問題。抽檢發(fā)現(xiàn),不合格產品所標明的有效成分(或其中一種有效成分)未檢出的產品有79個,占不合格產品的22.6%。而產品中擅自添加其他農藥成分的達150個,占不合格產品的43.0%,其中,添加菊酯類農藥的38個,占25.3%;添加克百威、滅多威、硫丹、甲拌磷等高毒農藥的33個,占22.0%;檢出特丁硫磷禁用農藥的2個。尤其是在生物農藥中違規(guī)添加克百威、氯蟲苯甲酰胺、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化學農藥成分較多。
同時,在不合格產品中,181個產品含有標明的有效成分,但都未達到質量標準,其中,一種或總有效成分含量低于標準規(guī)定含量50%的產品有64個,占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產品的35.4%。不僅如此,不合格產品中的237個產品標簽標稱生產企業(yè)否認是其生產的產品,共涉及150家農藥企業(yè)。
針對此次監(jiān)督抽查發(fā)現(xiàn)的質量不合格產品,農業(yè)部要求各省(區(qū)、市)農業(yè)部門列出清單,調查核實。要依法立案查處不合格產品經營單位,并追查不合格產品的源頭。不合格產品標稱生產企業(yè)所在地農業(yè)部門要聯(lián)合有關部門對企業(yè)生產情況進行監(jiān)督檢查,依法查處生產假劣農藥的行為。同時,對確認為假劣和假冒農藥的,責令下架,停止銷售。對已經銷售的假劣和假冒農藥,應按銷售檔案盡量收回,維護農民利益,保障生產安全。
據了解,此次曝光的不合格農藥產品均為2015年下半年,農業(yè)部門在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遼寧、上海、江蘇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山東、河南、湖南、廣西、海南、重慶、四川、云南、陜西、甘肅、青海和新疆等21個省(區(qū)、市)組織開展的農藥市場監(jiān)督抽查,抽檢產品重點圍繞蔬菜、果樹、茶樹、水稻、小麥、玉米、棉花、大豆等作物所用農藥產品,共抽檢農藥樣品2106個,合格樣品1757個,合格率為83.4%;不合格樣品349個,不合格率為16.6%。不合格樣品中,涉嫌假農藥(標明的有效成分未檢出或擅自加入其他農藥成分)212個,占抽檢樣品總數的10%。
從抽檢情況看,各類農藥的單劑產品質量高于混劑產品(單制劑共抽檢1620個,合格的1376個,合格率為84.9%;混劑產品共抽檢486個,合格的381個,合格率為78.4%)。殺菌劑產品質量好于除草劑和殺蟲劑產品(殺蟲劑產品抽檢1303個,合格的1058個,合格率為81.2%;殺菌劑產品抽檢421個,合格的372個,合格率為88.4%;除草劑產品抽檢378個,合格的323個,合格率為85.4%)。生物農藥和煙劑農藥產品質量合格率偏低(生物農藥產品抽檢52個,合格的2個,合格率為3.8%;煙劑產品56個,合格的42個,合格率為75.0%),而玉米和水稻所用農藥產品的質量高于蔬菜、小麥、棉花、大豆等其他作物。
在抽檢發(fā)現(xiàn)的349個不合格產品中,主要存在標稱有效成分未檢出、擅自添加其他農藥成分、有效成分含量低于標準要求、標稱生產企業(yè)確認為假冒產品等多方面問題。抽檢發(fā)現(xiàn),不合格產品所標明的有效成分(或其中一種有效成分)未檢出的產品有79個,占不合格產品的22.6%。而產品中擅自添加其他農藥成分的達150個,占不合格產品的43.0%,其中,添加菊酯類農藥的38個,占25.3%;添加克百威、滅多威、硫丹、甲拌磷等高毒農藥的33個,占22.0%;檢出特丁硫磷禁用農藥的2個。尤其是在生物農藥中違規(guī)添加克百威、氯蟲苯甲酰胺、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化學農藥成分較多。
同時,在不合格產品中,181個產品含有標明的有效成分,但都未達到質量標準,其中,一種或總有效成分含量低于標準規(guī)定含量50%的產品有64個,占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產品的35.4%。不僅如此,不合格產品中的237個產品標簽標稱生產企業(yè)否認是其生產的產品,共涉及150家農藥企業(yè)。
針對此次監(jiān)督抽查發(fā)現(xiàn)的質量不合格產品,農業(yè)部要求各省(區(qū)、市)農業(yè)部門列出清單,調查核實。要依法立案查處不合格產品經營單位,并追查不合格產品的源頭。不合格產品標稱生產企業(yè)所在地農業(yè)部門要聯(lián)合有關部門對企業(yè)生產情況進行監(jiān)督檢查,依法查處生產假劣農藥的行為。同時,對確認為假劣和假冒農藥的,責令下架,停止銷售。對已經銷售的假劣和假冒農藥,應按銷售檔案盡量收回,維護農民利益,保障生產安全。
- 【中國農業(yè)儀器網】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。
- 上一篇:2016,惠農新政送到家
- 下一篇:12316十年幫農民挽回損失及增..

推薦儀器

最近更新儀器

相關行業(yè)動態(tài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