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業(yè)儀器網

山西土地“減肥”作物增產

來源: 農民日報  類別:行業(yè)動態(tài)  更新時間:2017-07-20  閱讀

  2013年,全市農用化肥折純量為29.3萬噸,到2016年減少為28.8萬噸……近年來,運城市化肥減量增效成效凸顯,已經成為山西省率先實現化肥使用量負增長的地區(qū)之一。
  2017年6月,該市芮城蘋果、臨猗蘋果、萬榮蘋果、鹽湖酥梨、平陸蘋果和平陸玉露香梨等6個特色果品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的審定,獲準使用“生態(tài)原產地保護產品”標志……這無疑為農產品的議價競爭增加了市場砝碼。
  隨著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目標的提出,一場土地“減肥”行動在運城市農村地區(qū)徐徐展開。近幾年,運城市通過推廣測土配方施肥、種肥同播、水肥一體化、有機肥替代等技術實現了化肥使用零增長,演繹出土地“減肥”、作物增產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之路。
  配方肥在復合肥中占 69%
  今夏,麥收前突如其來的一場暴雨,讓芮城縣內很多麥田出現了連片倒伏,影響收割機作業(yè)的同時也讓農戶無可奈何。
  而在古魏鎮(zhèn)董村,村民朱孔軍種植的十多畝麥子卻依然“亭亭玉立”,在周圍倒伏的麥田里顯得有些鶴立雞群。
  “我的麥田沒有倒伏,在村民眼里比較另類!敝炜总姾┖┮恍Γ俺朔N植密度的減小之外,更重要的原因是使用了小麥專用配方肥!
  朱孔軍解釋說,往年種植小麥,他都是憑著經驗將尿素和二銨按比例搭配用,到底科不科學,自己心里其實也沒底。用心一計算,每畝用量都在50公斤以上。
  去年,他按照縣土肥站測土配方建議,使用了“富一方”小麥配方專用肥,每畝化肥用量減少到了40公斤左右。
  “從50公斤到40公斤,化肥用量減了,可是作物產量卻有了實打實的提高。”朱孔軍說,“小麥的抗倒伏力變強了,麥收時一算,畝產達到了600公斤!泵黠@的效果讓他在肥料選擇上心里多了“一盞燈”!皬筒ハ挠衩讜r,我都沒咋尋思,就按照土肥站測土配方結果,直接購買了站里推薦的玉米專用配方肥。”
  “如今在運城市,像朱孔軍這樣受益于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農民已不在少數!边\城市農委土肥站站長陶國樹介紹,傳統(tǒng)漫灌式用肥造成了化肥過量使用,也讓農民有了用量越多、產量越高的誤區(qū)和依賴。測土配方技術,根據土壤養(yǎng)分含量、作物需肥規(guī)律,農民選擇適用于不同地塊的作物專用肥,達到了“減肥”和增產的效果。
  近年來,通過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,運城市建立起1個國家級測土配方施肥補貼示范縣,2個國家級減肥增效縣。通過采集并檢測土樣、田間試驗、發(fā)放施肥建議卡,科學施肥信息入村,促進傳統(tǒng)施肥方式向科學施肥方式轉變。
  經統(tǒng)計,運城市測土配方施肥應用面積由2005年的100余萬畝增加到2016年的1000多萬畝,配方肥使用量由2005年的2.6萬噸增加到了2016年的23.85萬噸,配方肥在復合肥中的占比也從16%增長到了69%。
  39%的農戶采用種肥同播
  配方施肥注重在肥料選擇上減量,那么施肥過程中應該如何減量?這也是運城市在農業(yè)“減肥”行動中的另一重考慮。
  每年秋收時,鹽湖區(qū)強峰農機專業(yè)合作社的農用機械都會準時來到南花農場。
  聯合收割機打頭陣,將成熟的玉米采收入倉;秸稈還田機緊跟其后,將一人多高的玉米稈切斷打碎;深松機將土壤進行第一次松動;深翻機把覆蓋在地表的秸稈均勻地翻進了土壤中;精量播種機最后壓陣,旋耕、施肥、播種同時完成……從收到種的農機化作業(yè),早已成了農場種植戶必點的“套餐”。
  “在引進機械化種肥同播技術之前,種一茬玉米要追施2~3次肥。大熱天人懶得下地,雇都雇不來人。農場有的種植戶干脆‘一炮轟’,不僅地力下來了,玉米產量和質量也好不起來!鞭r場種植戶賈振山說,現在使用種肥同播技術,一次施肥就能滿足玉米整個生長期所需養(yǎng)分,不需追肥,省工省時省力,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,還使玉米畝產提高了10%左右。
  “機械化種肥同播技術,實現了良種良肥良法的配套和農機農藝的融合,解決了農民習慣撒施、淺施及對用肥量把握不準等問題,減少了化肥投入,緩解了農業(yè)面源污染。尤其在農村勞動力成本日益增高的今天,該技術在節(jié)省勞力、降低成本上的優(yōu)勢十分明顯。”陶國樹介紹,緩控釋肥是種肥同播技術的肥料載體,能延緩養(yǎng)分釋放或轉化的速率。當前,玉米應用緩控釋肥的一次性施肥技術已經成熟,運用該技術,氮肥可以節(jié)省30%左右。
  據了解,目前,運城市39%的農戶已經開始使用種肥同播技術。此外,在農用機械助力化肥減量方面,運城市還推廣了秸稈還田配套機械化技術、基肥機械化深施技術等。2016年,運城市小麥秸稈還田率達91.7%,玉米秸稈還田率達84.8%,總還田量360.99萬噸,相當于4.4萬噸尿素、6.8萬噸過磷酸鈣和8.23萬噸硫酸鉀的用量。
  化肥減量倒逼土壤改良
  臨猗縣廟上鄉(xiāng)是山西著名的棗鄉(xiāng),去年以來,一種給棗園鋪設滴灌管道、肥水結合的施肥方式悄然興起。
  “這里的棗農過去習慣于漫灌式沖施肥料,施入土壤中的肥料相當一部分會被揮發(fā)、淋洗,肥料利用率還不到50%,不僅造成了水和肥料的浪費,還會導致用肥量加大,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!弊鳛樗室惑w化技術推廣員,陳建會回憶起來至今記憶猶新。
  “水肥一體化的基礎是滴灌技術,使肥料量化,讓土壤水分和養(yǎng)分處于能滿足作物要求的穩(wěn)定狀態(tài),節(jié)本增效!标惤〞榻B。
  不僅是推廣水肥一體化,為了提升肥料的利用效率,運城市從改良土壤出發(fā),在推廣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上下功夫。
  “以前,用農村的老辦法,就是往地里多用尿素,導致土地板結得不行,能感覺出小麥品質在下降,而化肥用量卻越來越多。”一提起化肥過量導致的土壤問題,稷山縣稷西小麥玉米合作社理事長寧俊保體會頗深,“有的板結層達到8~9厘米,嚴重影響了作物吸收水分和營養(yǎng)。”
  2014年,寧俊保響應市土肥站的號召,開始轉變施肥方式,向莊稼增施有機肥!耙婚_始還不太敢相信,增加有機肥,這不是化肥大面積推廣之前農村種地更老的辦法么?”將信將疑,他拉來了幾車腐熟后的畜禽糞肥,并根據土肥站建議,底肥選擇鋅腐酸復合肥代替?zhèn)鹘y(tǒng)復合肥,追肥時用鋅腐酸尿素代替?zhèn)鹘y(tǒng)尿素,并葉面噴施有機硅磷酸二氫鉀。
  “這才不到3年的時間,土壤板結問題已經得到了明顯改善。作物的化肥使用量降下來了,肥料吸收率提高了,種出來的小麥也越來越好吃了!睂幙”Uf,“今年,合作社連片種植的70畝小麥畝產均超過1300斤。雖然每畝地用肥上比之前多花了30元,但底肥、追肥、葉面肥三個環(huán)節(jié)下來,能讓小麥一畝增產200多斤。”
  化肥減量也倒逼著土壤改良。目前,運城市已在臨猗和平陸兩縣建立“腐熟有機肥+配方肥”“復合微生物肥+有機肥+配方肥”“緩釋性配方肥”“水肥一體化”“果-沼-畜”等減肥增效示范區(qū)3萬畝。

托普服務號微信二維碼

  • 中國農業(yè)儀器網】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。

©2024 http://m.askacustomsbroker.com 版權所有: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
地址:杭州市拱墅區(qū)祥園路88號中國(杭州)智慧信息產業(yè)園I座11-13樓

聯系電話:0571-86056609 0571-86059660 0571-88971438

售后服務專線:400-672-1817

浙ICP備09083614號

免費咨詢

  • 在線詢價: QQ
  • 南:13388425012
  • 微信客服
  • 北:19032001373
  • 微信客服